近日,在社會屢屢發生令人惋惜、膽戰心驚的案件,不但響起了精神健康的警示,還喚醒更多人對精神健康的重視。然而,鋪天蓋地的報道,是否有效可以讓我們從根本了解和調整關於精神健康這個概念?成功引起大眾關注後,下一步我們又應該從何入手去保護自己的健康?
精神健康問題是每一個國家都不可無視的事實,要有效防禦個人以至社會發生的事故,能及早覺察與介入,讓所需人群得到即時和適切的協助乃重中之重。在經歷數年的疫情後和面對許多環境挑戰下,個人的生活形態、人際溝通 、甚至工作模式都處於不斷改變的狀態,對大眾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免不了構成或多或少的挑戰。
什麼是健康?一般人即時聯想到的是,「無病無痛就是健康」,認為健康與疾病是二元對立,兩個獨立分開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中,健康的定義是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然而,這就是健康的全部嗎?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健康訂為:個人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的一種狀態,而並非單單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之後於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再詳細闡釋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的個人或者群體能夠實現理想、滿足需要、並且能夠改變和適應環境。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資本,而不是生存目的,亦不只是指沒有疾病,健康的狀態更加多的是我們積極地關注和保持自己整全與及良好的身心靈狀態。
壓力是由外在或內在,不論正面或負面的轉變或衝突所引起的, 所有生活上的轉變、衝突與挫折皆可構成不同程度的壓力。認識壓力和其本質,改變和壓力相處的心態,就可以改變思維和行為。以積極心態面對壓力可讓我們遇到挑戰時以更佳的身心狀態迎戰,並且能建立自信,為各種心理技能建構同埋強化提供良好的基礎。找到自己的興趣,全神貫注在一件事上,可產生一種令人神往的流暢感。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被完全沉醉在工作的藝術家、科學家的故事吸引,他研究後發現,這些創作者專心不懈地埋首、不知飢餓、疲勞,是因為進入了「流暢感」(flow)的狀態,也即是一種全神貫注於此時此刻的體驗 (Peterson, 2006)。而找到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在過程中不旦享受,本身亦是其意義,對提昇我們的正面情緒和平衡壓力有積極幫助。
研究顯示,快樂的人大多都有親密的關係和活躍的社交生活。社會支持是面對個人壓力所造成負面影響的緩衝,與我們的健康有著緊密的連接 (Peterson, 2006),學者 Ryff 和 Keyee (1995)認為若要達致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應具備以下三方面的健康:情緒健康、社交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中社交健康就包括社交接納 : (social acceptance)、社會實現 : (social actualization)、社會貢獻 (social contribution)、社會凝聚 (social coherence)和社會共融 (social integration)。對人抱持正面信任的態度、關心社會、貢獻社會、投入社會的事情、感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是在個人人際以外,可以提昇健康的目標。而與人保持良好的聯繫的人,更會激發更多無私的助人和親社會行為。
若果只把焦點放在不如意或求不得的事上,我們也許會心生怨恨,感到沮喪。正向心理的研究指出,感恩、寬恕、利他行為和冥想等練習皆可提昇我們的幸福感(方婷等,2021)。感恩他人是一種態度、習慣、感覺,而擁有這感恩的感覺能使人長期處於正面感覺的狀態,較常體驗快樂、平靜、滿足、熱情、興奮等正面的情緒。Emmons & McCullough (2003) 的研究發現,在十星期後,每天思想感恩的組別,其快樂程度比其他組別高出25%,與那些在日記中記錄中性事件或負面事件的人相比,每周記錄感恩事件的人明顯有:
參考資料: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Academy is the trademark of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ollege; formerly was known as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Institute.